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

錢進海外置產~以合作代替競爭 星、馬、印合組三國經濟體

2014/06/11-劉傑中  Digitime

根據彭博(Bloomberg)報導,城邦國家新加坡土地價格昂貴,開發也趨近極限,有不少人移居鄰國馬來西亞的新山,再利用通勤的方式到「獅城」工作。

星馬印增長三角洲
所謂的星馬印增長三角洲,是於1994年由新加坡、馬來西亞及印尼所共同成立,以強化區域經濟連結,並優化三國間的互補性。它是由1989年SIJORI增長三角洲(包括新加坡、馬來西亞新山(Johor)以及印尼的廖內(Riau)省、尤其是廖內群島的一部分所組成)進一步擴大組成。
SIJORI增長三角洲是將上述3地區的競爭優勢進行整合,讓該地區成為足夠吸引國際以及地區的投資標的。更具體來說,是整合新加坡基礎建設、資金以及金融經驗,加上新山及廖內的天然資源、勞動力以及豐富土地資源。

該項目最初是於1989年由新加坡副總理吳作棟公開宣布。「增長三角洲」(Growth Triangle)被視為新加坡1980、1990年代區域系統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至鄰近地區,如馬來西亞的新山或是印尼廖內省的巴淡島(Batam Island)。

該項目隨即獲得馬來西亞及印尼的加入正式成立。三國間的合作備忘錄(MOU)於1994年12月17日正式簽署。

巴淡島設定為出口免稅區,而不是一個自由貿易港口,因此不少產業僅用於國際出口。而在印尼爪哇機場(Java Airport)擁塞時,巴淡機場也被視為空中運輸替代機場。

根據數據顯示,馬來西亞新山縣及古來再也縣(Kulaijaya District)的土地總面積約1,812平方公里、總人口數約164萬人(2010年普查數據);新加坡總面積為716.1平方公里、總人口數約531.2萬人(2012年世界銀行數據);而印尼廖內群島(包括巴淡島、丹戎檳榔(Kota Tanjung Pinang;俗稱廖都市)、民丹島(Bintan)、大卡里蒙島(Karimun))的總面積則約3,386.43平方公里、總人口數約169.6萬人(2010年普查數據)。

海外房產咨詢: 張怡慧 Emi 
預約致富 服務熱線: 0955-280600 Email: yihui.emi@gmail.com
LINE: emichang